助推智能物流倉儲行業建設
“智能物流裝備產業”入選江寧區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
近日,江寧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公布《2020年江寧區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名單,音飛儲存申報項目“智能物流裝備產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成功入選。

本項目首要解決智能物流裝備互聯中的“信息孤島”問題,通過遠程預測性運維機制,實時監控物流裝備,并將設備運行狀態上傳到數據庫,一旦接獲異常警訊,便可隨即根據該設備的履歷記錄,輔以機器學習診斷、預測和歷史狀態的回溯,迅速診斷出問題的根源,利用遠程設備通過以太網盡快排除故障,恢復生產。主要創新點包括:
☆ 設備智能化:基于高精度無線傳感器產生的高精度振動、電流、數控等數據,通過三維和AR增強現實數字孿生技術進行同步展示,實現物流裝備的雙向數據互通智能改造,建立遠程高精度數據通道,使工人能夠輕松自如地操作設備進行遠程運維,從而降低運維強度,改善工作環境。?
☆?模塊標準化:基于統一數據架構和接口的工業大數據中臺,保證不同企業生產的物流裝備或控制系統對接,為用戶的選擇提供便利;模塊化可以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按實際需要選擇對應功能的模塊,既能靈活組合,又增強了系統的適應性。?
☆?信息集成化:生產、消費、財務、運維信息打通,通過一個科學、統一的數據中臺實現完整的合理化物流體系,實現物流裝備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
☆?綠色環保化:節能減排,基于高精度電流傳感器和機器學習建模預測,實現大功率設備的電流等能耗連續監測,同時與人工智能基準模型進行比對,準確檢測因為設備老化或者非合理待機造成的能源浪費,有效降低能源費用,做到節能環保與可持續發展。
☆?服務高效、可盈利化:基于“高精度數據采上來、高價值服務推下去”,基于申報聯合體的“遠程視頻專家協助App”,實現服務速度更快、準確度更高、穩定性更好;更重要的是通過端到端雙互聯的數據流,實現通過服務創造營收,改變傳統單一的依賴“賣設備”的營收結構。
在上述原則的指導下?,制造智能化?、一體化和層次化,柔性化與社會化的智能物流裝備。滿足裝備系統間數據交換?;實現物流過程中運輸、存儲、包裝、裝卸等環節的一體化和智能物流系統層次化;根據消費者需求變化來靈活調節生產工藝柔性化;對外為客戶創造生產價值,對物流裝備企業創造服務價值,對產業鏈提供一個銜接上下游的優質平臺,實現多贏。?通過上述技術內容實施,幫助音飛儲存加速產品更新迭代,助力企業高速發展,對標國內外智能倉儲標準,帶動行業高標準、高質量發展,最終實現智能倉儲系統設計與實施一體化平臺。
☆?智能裝備
依托音飛儲存在物流智能裝備行業全產業鏈設備服務能力,為物流企業提供全流程智能裝備,輔以智能機器人系統實現柔性化生產,自主開發的數控系統集成開放式、標準化通訊接口,實現設備數據的無憂數據采集。
☆?數字車間\智能工廠
針對大中型上云企業,通過混合云方案,采用半定制化+云端的整體解決方案,實現企業從訂單、研發、生產、銷售全流程的縱向集成以及采購、生產到客戶的橫向集成,打造以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減少浪費和節約人員等綜合成本為目標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化工廠,打造5星上云標桿企業建設。
☆?智能服務
基于智能物流裝備機理模型的大數據和深度學習,建立設備健康模型,通過高精傳感器的數據采集融合系統監測數據,實現設備故障的預診斷。基于工業互聯數據平臺,打造智能敏捷服務體系。
☆?工業大數據分析平臺
基于故障檢測及智能運維工業互聯網平臺大數據分析能力,深度學習從市場需求、研發設計、采購庫存、生產制造、檢驗測試、交付營銷以及產品生命周期服務海量數據,建立產品優化設計、加工工藝分析、供需匹配、質量分析、供應鏈管理、設備故障診斷等工業機理模型,結合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方便實用的工業微服務,即工業APP。
☆?PaaS+工業APP
故障檢測及智能運維工業互聯網平臺PaaS為上層工業 APP 開發過濾設備連接、軟件集成與部署、計算資源調度的復雜性,支持 Apache Spring等開發框架,提供 SQLServer、Redis 以及來自第三方和開源社區的應用服務,還包括ExtJs、Node.js、Bower 包管理器等多種開發工具,以便支持開發人員快速實現應用的開發與部署。

(1)重塑智能倉儲服務模式
·?賦能終端客戶,完成從被動到主動的售后角色改變;
·?賦能設計生產,從市場驅動到數據驅動的售后服務改進;
(2)提升國內倉儲智能水平
·?幫助國內傳統企業、中小企業以更低成本構建智能化倉儲體系;
·?促進企業倉儲數字化、智能化、規范化轉型;
·?帶動國內智能倉儲產業鏈的轉型升級;
(3)引導智能倉儲規范形成
·?實現倉儲環節的智能化、數字化轉型;
·?探索智能倉儲實施標準和管理規范;
·?提高倉儲運營效率。
未來音飛儲存還將進一步深度優化在智能物流行業的應用解決方案,通過整體解決方案推動物流行業以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企業發展戰略變革核心,支撐產業鏈數字化深度融合,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助力。